大昌帝听到马木提的话,惊喜的说:“马爱卿有什么办法,你快说。”
马木提没有着急开口,反而是看着大昌帝说:";陛下,臣提的方法,可能有违朝廷的常理,甚至不符合朝廷律例。
您要先恕臣无罪,臣才敢说。”
大昌帝:";马爱卿,你尽管说,朕赦你言者无罪。”
马木提开口道:";陛下,臣的方法就是把云南,贵州,广西等西南省份边陲的县官和府官全部明码标价卖给想要进步的官员和入仕士子。
陛下,西南边陲一带的基层官员很不好当,内地的正经科举出身的官员根本就不愿意过去。
好不容易来了一批当官的,最多当官十年就要全部轮换一次。
西南边陲合格的汉官,实在太难找了。
要不然已臣这混血儿的身份,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当到了一省的布政使。
各位可知道,云南广西的边陲之地改土归流根本还没有完成。
朝廷派驻的官员往往没有实权,要想获得实权,得和当地的土司土王们去争斗。
所以很多边境边陲地区的官员获得官位后,大多喜欢一直呆在省城";述职";,一年根本去不了辖地几次。
等考核的年限到了,先贿赂考核的官员获得一个中上评价之后,再找关系改调到其他地方去当官。
甚至有些官员受不了边陲之地的环境,直接辞官回家。
这样汉人主官长期没有到职的情况,加剧了那些本来就没有改土归流完成地区的土司土官的威风。
有些地区通过前辈的努力,本来已经完成了改土归流。
但流官长期不到任,又产生了新的土司土王。
既然如此,干脆把一些西南边陲地区有空缺的官位拿出来发卖。
对象可以是国子监的学生,或各省有了秀才和举人功名却没一直当不了官的。
如果价钱出得起,童生也是可以去当官的嘛。
这些人花钱买的官,自然不可能不用心去当官。
这些官员用心了,才能压制住当地的土司土官们。
如此一来,朝廷可以得到一批相当的钱钱财。
那些有志于仕途的士子,有了做官的途径。
同时西南边陲也可以得到一批稳定的流官。
当然,臣知道此举不符合官员都要出于科举这个国策。
所以臣只是提出来供陛下和大人们参考一下,看看此方法是否可行?”
这个马木提显然是很有想法的,但是他也不敢把话说死。
毕竟现在朝堂上的文官已经全部都是科举出身,包括他本人。
马木提的话说完,果然引起了朝中不少老派官员们的愤怒。
这大概是因为,大夏从太祖之后,几乎九成九以上的文官员都是科举的正途出身。
如果像这样大规模的以银钱来买卖官员,这就打破了科举之人,控制官场的规则。
这确实压了这群官僚的老命,用各种恶毒的词汇拼命攻击马木提。
要不是大昌帝在上面压着,说不定就当场有人就想冲上来把这个混血儿揍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