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看了看郭义正继续道:";这些年来,马民担任吏部左侍郎,也为大家办了很多事。
他知道很多秘密,要把他抛出来的话,恐怕他会狗急跳墙的。
就像这次的西南那批官员的安排,这是大家集体的意思。
这其中的利益可不是马民一个人独吞的。
如果想让他一个人背锅,说不定他会把大家伙都招出来。
再说了,如果就让那边的人这么轻易把马民给弄了下去,那也太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了。”
郭义正:";西南之事,谅马民也不敢多说,否则,他就不仅仅是被免职罢官这么简单了。
至于是不是长他人志气,要看咱们有没有相应的举措。
他们可以把马民拉下来,咱们手里难道就没有李明道,谷少海或者洪涛,张伟他们的把柄了?
咱们也可以运作一下让他们得不偿失。”
王楠和郭义正商议了许久,最后得出一个行动的纲领,就是把马明放弃,让他认几个轻罪,自己主动致仕回家。
至于反击手段,现在两人没有谈拢,按王楠的意思是要把洪涛也拉下来,他们这派还要保住吏部左侍郎这个关键的职务。
而郭义正的想法,是要把副相李明道的弄下去,李明道作为财相的那几年,他们李家的财富急剧增长,这其中没有猫腻,谁都不信。
当然,这里郭义正还有个小心思,那就是李明道下去了,如果将来王楠从首相位置上退下来,那么他自己就是最有资格接任首相的人选。
至于同时把洪涛和李明道两个人都弄下来,一个是动静太大,怕太子不同意。
另外就是目标不集中,到时候恐怕两个都拉不下来。
这边俩人还在争论不断的时候,改革派已经把斗争的焦点悄悄从马民转移到了首相王楠身上。
因为他们查出了西南官员大规模违规任命的背后隐隐站着首相王楠的影子,
马家人为非作歹的背后,也有王楠首相的亲信官员的包庇和纵容。
随着越来越多的监察御史,开始上书弹劾首相王楠,监国太子周诚光再也坐不住了。
他在太和殿召开了小朝会,准备商讨一下最近马明和王楠的事情怎么处理。
当然,小朝会一开始,太子周诚光就定下了基调,先讨论吏部左侍郎马民之事。
马民此时得了首相王楠的示意,让他承认几个轻罪,然后痛快的致仕回家,以保全自身和家族。
只要马民不乱说话,就可以保证他和家族的安全。
于是马民先把自己族人的事撇清楚,然后承认了自己三儿子的一系列罪行,是自己管教不严的结果,马民表示认罪认罚。
这个罪行,马明的三儿子是必死无疑的,但是对马明来说,他是被牵连进来的,以他的身份,恐怕最多就是丢官加赔款而已。
太子关心的问道西南诸省出现如此多的不称职官员是怎么回事?
因为此事的存在,西南诸省闹得沸沸扬扬,很多地方的土司和百姓都差点造了当地基层官府的反。
此事并无可辩,但马民还是尽量把当时缺官的情况说的严重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