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听了邹永平的话轻笑道:\"婚姻大事,你自己觉得这样就可以了,二伯和你父母没有逼你?”
邹永平继续解释道:\"侄儿在科举中比较争气,院试和乡试都考了不错的名次,因此家里的长辈也比较重视我的意愿。
侄儿和长辈们分说了很久,才让长辈们同意我参加完会试后再谈婚论嫁。
要是这次会试没有考中的话,长辈们肯定会给安排婚事的。\"
张伟看了一下邹永平,外貌,体型上都继承了邹家的优秀基因。
能考上贡士说明学识不错,未来的前途也不差。
再加上邹标和自己的友情,这孩子完全有资格和自己的女儿谈婚论嫁。
张伟问道:\"不错,你父亲的确是想让你和我府上的女儿们结亲。
你在府上住的这些天,有没有接触到你的那些表妹们,你自己有没有中意的人选?\"
张伟的女儿们,只要不是周若芙所出,都和邹永平没有血缘关系,因此不妨碍他们的婚配。
张伟家不是那种完全隔绝男女的封建家庭,邹永平作为亲属又长期借住在张府那么久,肯定是有机会接触到他这些表妹的。
邹永平想了一下,直接说道:“婉宁表妹,蕙质兰心,侄儿甚是喜欢。”
张伟现在适龄未嫁的女儿有两个,一个是王珑于大顺十一年所生的张婉如,现年十七岁。
另一个是阿荷在大顺十二年所出的张婉宁,现年十六岁。
邹永平这是把姐姐跳过去,直接看中妹妹了。
张伟对邹永平说:“你父亲和你的意思我知道了,我要先去和你姑姑商量一下。
你要知道按我们张家的规矩,儿女婚配还得本人不反对才行。
我们还要征求一下你婉宁表妹她自己的意见。
你且退下吧,先去客房住着。
这几天内我跟你姑姑会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的。”
张伟来到后院让人把邹若芙叫了过来。
张伟把邹标的信递给邹若芙说:\"二哥从长沙写来的信,看看怎么处理吧。”
邹若芙看完信后,首先高兴地说:\"夫君,按信中所说永平这孩子是考中贡士了?\"
张伟说:\"当然了,成绩还不错,排在第六十四名,还是很有希望在殿试进入二甲的。
邹若芙高兴的说:“太好了,我邹家又有进士了。”
张伟说:“得,先别高兴,你看看结亲的事怎么说?
我问过永平的孩子了,他说中意的是婉宁。”
邹若芙这才平静下来说:\"婉如和婉宁这两个孩子都不错,我觉得他选哪一个都可以。先安排婉宁出嫁也可以,咱们家也有先嫁妹妹的惯例呢。”
这里说的是次女张婉清比长女张婉兮先出嫁的事。
张伟:\"那行吧,派人去把阿荷和婉宁叫过来,咱们当面问问阿荷和婉宁的意见,她们不反对的话,就把两家的亲事定下来吧。\"
邹若芙:\"四姑娘婉宁都要谈婚论嫁了,那大郎智达和三姑娘婉如的婚事,咱们也应该操心起来了。”
张伟:“可以啊,智达这孩子,参加完乡试,就去香山书院读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