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宁王殿下(2 / 2)

而她从前的夫君,只是个普通的进士,尚主之后封了侯爵,是个闲散的。

长公主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倒是有些出息,目前在吏部历练着。女儿是赵宁县主,与宁王那是自幼定亲,只等着两个孩子长大了好结亲。

老宁王原只是普通皇室宗亲之子,但是皇上年幼时的伴读,算是最好的伙伴了。按道理说,宁王与赵宁县主的婚事,是亲上加亲的意思,可这宁王的情况,却颇为复杂。

两年多以前,宁王府遭了贼,查来查去竟然查出一桩惊天大案来,将要弱冠的世子,竟然在刚出生时就被人调了包。也就是世子压根不是宁王的儿子,而宁王的亲生儿子,却不知所踪。

这件事情在整个京都算是引起了轩然大波,老宁王一口气没提上来,呕血病重身亡,临终前皇上亲自去看他,他求皇上一定要将亲儿子给找回来。

倒也还巧,刚好边防胡将军凯旋,带回一个昏迷不醒的义子,说这义子胆大心细,在一众埋伏里面将受伤的胡将军给救下,回去途中遇袭,义子不顾自身安危,替胡将军挡了一刀。胡将军便将其收做义子,但义子醒后,对从前的过往,竟然完全都不知道了。

而后胡将军得知皇上在寻真正的宁王世子,世子肩膀上的胎记,竟然与他义子一模一样,不敢隐瞒便将义子带入宫中。没有半分疑惑,因义子与老宁王年轻时候的样貌是一般无二的,皇上当即认下这孩子,并封他做了宁王。

所以说,宁王说是皇室王爷,但他的真实身份还有些存疑,不少人都觉得,这人可能是胡将军故意献上来冒充的,毕竟世界之大,要寻到容貌相似的人虽然不容易,却不是绝无可能。

其实赵宁已经十八了,该是成亲的年岁,但她不喜宁王,一哭二闹不肯嫁,长公主拿她没办法,婚事一拖再拖,便想着趁今日这机会,让两个人见见面来往一番,说不定便有了感情。

宁王喂完马,拍了拍马头,说:“我不会马球,打不了。”

封子舟跳起来:“没事,我教你!”

宁王看他一眼,并不理会,反而问:“上个月你与我说的,什么普法事宜,还说要写个方案给我,可曾写好?”

封子舟摸了摸鼻子,心虚的说:“父亲爹爹管得紧,我想去民间瞧瞧,他们也不让。”

“写方案需要去民间瞧什么?”

封子舟立刻说:“这你就不懂了吧,你看我表妹一个乡野长大的姑娘,怎么能写出那么多东西来?还不是因为她身在民间,能体会民间疾苦呀。宁王,你虽然也是民间长大,但从前过往你都忘记了不是?你得要深入民间,才能得到更合适百姓的普法策略呀。”

宁王摩挲着下巴,认真想了想说:“你说得非常对,其实大理寺不少寒门或者庶民之家上来的,我也问过他们关于普法的看法,可他们对这个,竟然完全没有认知。有时候想想,大理寺说是人才济济,我怎么觉得,竟都是些庸碌之辈,还不如你那字写得非常不好的表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