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随着队伍,排队领取背包。
可能是下雨的缘故吧,整理背包的那帮老兵还挺贴心,把不能沾水的东西,全部都包好。
连带着挎包,枪支,一个一个的进行称重。
负重只要满35公斤,那没人会说啥,多点也没关系。
可谁的负重加起来,只要不够,立马就会被现场的人,拿着做上记号的砖头强行塞进背包。
三十五公斤啊,合计七十斤,背在身上比背半袋玉米都沉。
在漆黑的夜里,迎着狂风细雨,队伍出发了。
由于陈默是列兵,受到特殊照顾,他被安排到三班的队伍里面。
前面既有挡风的一班二班,能帮他节省体力,也不至于走在后面迷路,人再跑丢啥的。
排头扛连旗的是一班的三级士官胡海。
起初。
陈默出发时还以为,类似这种拉练的科目,开头肯定都很兴奋,路上会吹个牛,讲讲当年的英雄事迹之类的。
毕竟,这是部队拉练的传统啊。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侦察连这群牲口,起步就是冲刺。
前方连旗迎风猎猎。
有连队的老兵不断的打开手电筒,照着地图,规划路线,全体急行。
具体跑了多久,陈默自己都说不上来了,反正不低于五公里。
这夜间行军可是非常难受的,就在陈默觉得浑身湿透,身体都已经疲惫到了极点的时候。
前方一道山谷,拦住了全连的去路。
由于天色太黑,陈默仰头朝前头望了半天,都看不出具体的情况。
还是旁边的三班长彭威,拉着他朝前方努嘴道:“秀才,前面就是咱们八个科目之一的牵引横渡。”
“地图我看过,从路这边到那边一共十七米,中间用一根麻绳固定着。”
“咱们要想通过这个河涧,必须从麻绳上爬过去,但绳子距离底下的水面还有七八米,你敢爬嘛”
“敢!”陈默想都没想就点点头。
都特么到这种时候,别说是牵引横渡了,就是雷区也得进去走一趟。
若是怕,他就不会来参军。
“行,你小子有种。”彭威笑了笑,看到前面的老兵已经开始横渡。
他快速开口道:“我没时间多说,把你背包里面的安全绳取出来,一头挂到武装带上,另一头等会挂绳子上。”
“记住,横渡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下横渡,就是双手拉住绳索,腿挂上面,一点一点的爬,但这种太浪费体力了。”
“我们下一项是操舟越障,前方湖泊里的船只很有限,哪个连队先抵达,哪个连队就有船坐,谁去晚了,就只能靠游着渡过湖泊。”
“所以我们为了争分夺秒,只能选择上横渡,就是整个人爬在绳子上,一点点挪到对岸,尽量节省体力,为等会的科目冲刺。”
“你明白嘛”
“明白!!”
陈默点点头。
彭威的脸色很严肃,因为比武从某些方面来讲,就是打仗。
他知道上横渡难度更高,对于战士的平衡掌握要求很苛刻,但没办法啊。
秀才既然分配到了三班,那么彭班长就不能因为自己班的原因,让后方的兄弟们,迟迟不能横渡。
他从自己背包里抽出一个蓝色护腕,递给陈默道:“加油,秀才,这次比武结束,我回连请你喝酒。”
“谢了班长,我说过,我不会成为连队的突破口。”
陈默伸手接过护腕,其实也不算啥护腕,就是放文件夹的那种胶质的垫板,被这帮老兵顺过来,用火烤一烤,做成弯曲的形状。
放在大腿的地方,充当护具保护大腿。
上横渡,最容易受伤的就是大腿的根部了。
别看这帮老兵平时多么不靠谱,其实在很多时候,那身上就跟百包箱似的,要啥有啥。
他知道这是彭班长的护具,但眼下,他作为一个列兵,在综合方面不如老兵的时候,尽快提升自己的速度,不拖后腿才是关键。
所以,没必要谦让。
一班,二班的人很快渡过绳索,在对岸晃动手电筒示意后面的人通行。
轮到自己上了。
刚才距离的远还没什么,如今走得近了。
陈默才真正看清楚牵引横渡的设施,在他眼前,是一根婴儿手臂粗细的麻绳。
绳子的另一端,连通的是漆黑的对岸,肉眼根本看不清,被一团黑暗所包围。
而绳子的下方,是汩汩而流的波涛,水拍击沿岸的动静,只有站得近了才能听到。
呼呼的狂风,吹得绳索都在晃动。
这种场景,要说陈默内心一点都不虚,那不可能。
他毕竟不是特种兵出身,没玩过这些啊。
可身后还有整个连队的人等着,前方有两个连队的对手,正在争分夺秒。
不能让自己成为连队的突破口,这句话,无论如何,都不能成为一句空谈。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陈默在心里默念了下连魂,随即伸手将安全绳的卡扣,挂到麻绳上。
采用上横渡的方式,身躯慢慢趴到绳子上,调整好自身的负重包位置,脚踝缠着绳子,稍微往前蹬一下,双手就拉一下绳子。
负重几十公斤,趴在这种绳子上,平衡很难控制,加上这种绳索不管怎么拉,都会有高低起伏的地方。
陈默全程都不敢大口的呼吸,他的目光死死盯着前方,身下,湍急的河流黑得瘆人。
但他压根不往下看。
后方,趁着秀才爬绳时,一群老兵都没有上去,因为人多,必然会导致绳索晃动的更厉害。
他们再等,等新兵成长起来。
他们再让,让新同志有足够成长的机会。
哪怕再急,也不急这十七米。
这就是老七师侦察连,真正难能可贵的地方。
当对面,再一次晃动手电筒光的时候。
彭威才长长的松了口气,大手一挥:“兄弟们,上。”
一排排老兵,在高炮旅观察员的监督下,跨上了绳索。
而率先抵达对岸的陈默,发现对岸,只有一个拿着手电筒发信号的老兵站着。
一班二班率先横渡的那些人,早就冲向下一处战场。
他也顾不上休息了。
比武比的就是意志,拼的就是体能。
婉拒了老兵安排他休息的指令,强行按住发抖的双腿,将安全绳重新打包后。
身影迅速消失在夜色中。
最后一项比武的规则,是三个连队三个出发的路线。
在第一个牵引横渡时,双方是不会碰面的,有十几公里的各自竞赛路段。
但到了操舟的湖泊旁,那就是三个连队,两百多人集合的地点。
孝城这里没有海,地势也是偏山地,丘陵,没有舟桥部队在这驻军。
所以操舟越障的科目,所使用的冲锋舟都是他们自己侦察连的东西。
高炮旅的两个侦察连,编制都不大,两个连队总共的冲锋舟储存量也就三十个。
四人一个,刚好够老七师这边的人用,所以,就只能是谁去晚,谁选择游泳,横渡湖泊。
陈默在路上狂奔,前方的人,距离多远他不清楚,后面的人多久能追上来他也不清楚。
反正刚才老兵给他指了路,就沿着小路一直跑,只要不拐弯就不会迷路。
他现在心里什么想法都没有,一门心思的狂奔,快点,再快点。
如果这时候,能从高空俯瞰的话。
就能看到,三支侦察连,分别从不同的方向,正在朝着湖泊汇聚。
由于陈默他们属于是客,对附近地形不熟悉,分配的时候走二号线,其实还占到便宜了。
因为他们跑直线就行。
另外两支侦察连,需要斜着冲向集合点。
几百人在深夜如同几百头狼,密密麻麻的狂奔,汇聚。
争分夺秒的展开冲刺。
全都咬紧牙关,谁都不愿意落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