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中原汉人不是常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吗?
那他若猎下这两头梅花鹿,岂不是意味着“汉失其鹿,匈奴得之”吗?
两头梅花鹿似乎察觉到了致命的危机,前蹄焦躁地刨着泥土,脖颈上的白斑随着急促的呼吸剧烈起伏。
于夫罗骤然松弦,身体因发力而微微后仰,箭矢裹挟着破风声,直取雄鹿咽喉。
然而,就在箭矢离弦的瞬间,常年在塞外草原拼杀历练出的直觉,让他下意识地侧过头去。
刹那间,于夫罗瞳孔骤缩,只见一柄反射着炽热阳光,却散发着彻骨寒意的锋刃,几乎贴着他的脸颊划破空气,径直冲向两头梅花鹿。
铿!
小戟精准地将箭矢的箭杆切碎,余势未减,深深钉入鹿蹄旁的草地中,惊得雄鹿扬蹄欲逃。
“汉家的鹿,轮不到匈奴人来逐!”
人未见声已至,如雷霆般的怒吼声传入众人耳中,令人不自觉想要捂住双耳。
还不待于夫罗恼怒,典韦胯下一匹青鬃马疾驰而来,冲过围绕着两头梅花鹿打转的马阵。
典韦身躯后仰,身上散发的煞气竟让两头梅花鹿吓得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典韦朝它们径直冲过来。
而典韦在经过两头梅花鹿时,身躯后仰平躺在马背上,双手猛然探出,竟抓住碗口粗的鹿角,将两头梅花鹿活生生擒在手中。
求生的本能令两头梅花鹿四蹄用尽全力扑腾着,典韦却是嘿然一笑。
咚!
典韦双手用力,将两头梅花鹿猛地撞在一起,如此连续撞击了十几下,鹿血飞溅到铁甲的狼头纹上,顺着甲叶不断滴落,汇聚成溪。
此时,两颗鹿首早已鲜血淋漓,面目全非,几乎成了一团烂泥,令人不忍直视。
典韦喘着粗气,脸上溅满了鹿血,却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一副畅快淋漓的杀神模样。
“给老子停!”
许褚怒号一声,翻身下马,徒手伸向马阵中两匹马的马尾。
那一双粗壮的臂膀筋肉虬结如岩,双眼瞪得如同铜铃般,紧咬着牙,死死地拽着马尾,双脚稳稳地站在地上,硬生生将两匹马拽得停了下来,就连马背上的两名匈奴骑手也被战马掀翻在地。
待两匹战马再无力奔驰之际,许褚迅速欺身上前,抓着两匹战马的马腿,一声断喝,如同典韦挥舞双铁戟般,将马阵中的其余战马全部砸翻在地。
许褚喘着粗气,抹去了即将从额角滴落滑入眼中的汗水,对着呼厨泉露出了一抹狰狞的笑意,右手作剑指,朝着自己的咽喉处微微划过,恶狠狠道:“汉人的猎物,向来只用汉人的法子取!”
“在我大汉的土地上,你们草原上的规矩……就是个屁!”
言罢,许褚朝着地上狠狠地吐了一口浓痰。
——
PS:不得不说,典韦和许褚的力气就像是吕布辕门射戟的真人真事一样,比还像。
《三国志》:牙门旗长大,人莫能胜,韦一手建之。
《三国志》:褚乃出陈前,一手逆曳牛尾,行百馀步。
许褚拖拽牛尾的力气就不必多说了,典韦的牙门旗,后世说法大约是十公斤,但由于过长,根据杠杆原理就很难举起,尤其是在有足以吹倒大旗的大风的情况下。
至于八十汉斤的双铁戟,换算后世单位也就是单只铁戟十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