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悬疑推理 > 再入轮回护我妻 > 第449章 进行计划

第449章 进行计划(2 / 2)

按照正常的发展来说,别说是三个时辰,就是连半个时辰都顶不住。

然而李诗瑶整整挺了三个时辰竟然还没什么明显的变化。

其实两人都不知道的是,李诗瑶能做到这一步,完全是因为当初服用十一命炼制的丹药的结果。

九旋龙纹丹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吃的上的,这种极品中的极品,很大程度上已经有了自己的附加属性了。

只不过一般人吃完很难当场看出效果。

“贪狼,这枚内核要吃吗?”

这种诡异的事情贪狼也从来没见过,当下心中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至于说给个建议,他也是一点把握都没有。

最后只能道:“这件事情已经超过了我的想象,到底要不要服用,根据你自己的身体状况去决定吧。”

“好吧。”

眼见贪狼也没了主意,李诗瑶只能靠自己的感觉去做决定了。

不过她也没纠结太长的时间便直接拿起来服下了。

她不甘心就这么放弃。

果然,最后一枚内核就像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能量刚刚到达体内便跟之前的能量发生了剧烈的反应。

一股股的黑气猛然间从李诗瑶的身体上缓缓地冒出。

一瞬间产生的剧烈痛苦也让她浑身上下马上就冒出了冷汗。

可尽管如此,李诗瑶还是死死的咬着嘴唇没有大叫一声。

只是断断续续的闷哼在她的喉咙回荡。

庞大的能量撕扯着她的经脉,血肉甚至是全身的骨骼。

可仅仅只是过了五息的时间,汹涌澎湃的能量已经朝着她的识海中涌了进来。

这一次李诗瑶再也忍不住那种头痛欲裂的痛苦了。

想要张大嘴巴发出声音以减轻这种痛苦。

却发现不知道能量什么时候已经席卷了她的喉咙,让她连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此时贪狼也紧张起来。

身体强度扛不住能量的改造,那就是爆体而亡的结果。

虽然贪狼有些想不明白是为什么,但是看李诗瑶的身体明显应该没问题。

剩下的就是只要抗住能量入侵识海,不被彻底占领,基本上就算是成功了。

只是那种痛苦真的是她一个女孩子能扛得住的吗?

贪狼的心里没有底,只能紧张的感受着李诗瑶身上传来的波动。

“主人,扛住啊,千万不要睡过去。”

也许是服用内核的能量太多的缘故,哪怕李诗瑶的意志已经在强烈的抵抗对方的入侵。

却依旧还有丝丝缕缕的能量朝着她的识海中快速涌来。

痛苦让她痛不欲生,甚至想要躺在地上打滚。

只可惜她的身体已经完全没有了实体,只剩下一片虚无。

就像是什么都不存在一样。

其实还是存在的,这就是属于黑暗能量的特性。

这种能力如果能成功的转嫁到人的身上,就会让人免疫太多的伤害。

就算是比你高一个大境界的修者也别想伤到你分毫。

而且这种虚化属性还能在任何时间使用,不会再受到黑暗的限制。

强大是很强大,可惜成功率太低了。

两成的几率只是贪狼安慰李诗瑶的罢了。

到目前为止,成功率不足万分之一。

当初他们为了研究这玩意,神界何止几万人参与了实验,可最后活下来的不过只有三人而已。

就算是这三人也不都是完全成功,其中一人在转化成功之后,不过是三年的时间便再次被黑暗能量侵袭身体,彻底变成了一个黑暗生物。

属性确实强大,但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没有谁能承受的起。

大部分人都是控制别人强行进行转化。

李诗瑶的意志倒也算是坚韧,这么高强度的神魂攻击竟然整整坚持了一炷香还多点的时间。

只是那力量就像是无穷无尽一般。

随着渗入识海中的力量越来越多,李诗瑶的抵抗能力也越来越弱。

此消彼长之下,李诗瑶很快就顶不住了。

就在那股黑暗力量彻底冲破她的神魂识海的时候,李诗瑶的第一想法却是解脱了。

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回顾什么,整个人的意识就彻底陷入了黑暗之中。

就在此时,一道微光在李诗瑶的腹部一闪而逝。

这种状态是最危险的,若是没有人守护,很快就会变成黑暗生物的盘中餐。

别说是碰到人族,就是黑暗生物自己本身的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都会相互之间吞噬。

不过好在身上有之前穿着的护甲,至少以现在黑暗生物的强度是一时间难以破防。

而李诗瑶的昏迷也让贪狼忧虑起来了。

之所以是忧虑而不是彻底失望,就是因为李诗瑶虽然已经昏迷了,但是却没有陷入黑暗的那种征兆。

整个人倒是有点像睡着了一般。

要不是它跟李诗瑶之间还有着那么一丝的神魂联系,差点都以为对方直接被吞噬了神魂成了一具尸体了。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李诗瑶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已经好几天了。

此时原本已经陷入虚化的身体竟然再次缓缓地显现出了身形。

这是贪狼从来没见过的事情,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不过他还是会时不时的去呼唤李诗瑶,希望能将她唤醒。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时大阵的外部竟然出现了光芒。

一个拳头大小的亮点竟然距离大阵越来越近。

很快便能看的清楚乃是两个神王境的修者,身上顶着一个偌大的光圈在向着这边走来。

两个人轻而易举地就穿过了大阵,朝着大阵的中心位置走去。

“哎,真特么倒霉。老子好不容易修炼到神王的境界,现在却被派来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执行任务。”